原文標題:The Novel Porcine Parvoviruses: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nd Their Possible Implications in Clinical Syndromes in Pigs 新型豬細小病毒:目前的認識及其對豬臨床綜合征的可能影響
迄今為止,在豬群中已發(fā)現(xiàn)八種不同的豬細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es,PPV):PPV1至PPV8。PPV1最早被發(fā)現(xiàn),被認為是導致死胎、木乃伊胎、早期胚胎死亡和不孕(stillbirth, mummification, embryonic death, infertility, SMEDI)的主要病原,而PPV2到PPV8被稱為新型PPV(novel PPV, nPPV)。nPPV的發(fā)病機制仍不明確,并且不確定這些病毒是否致病。
從結(jié)構(gòu)上看,PPV各基因亞型非常相似,它們的差異主要在基因組(ssDNA)水平上,其編碼基因的數(shù)量和位置存在差異。此外,PPV基因組的突變率被認為與ssRNA病毒相似,即基因組以10-5-10-4的年核苷酸替換率的速度發(fā)生突變。這些突變主要出現(xiàn)在構(gòu)成病毒衣殼的病毒蛋白(viral protein, VP)中,影響病毒的毒力、嗜性和病毒抗原性。在nPPV中,PPV7的突變率最高。除了突變外,在家豬和野豬品系均有PPV2、PPV3和PPV7出現(xiàn)病毒重組的報道,并且主要出現(xiàn)在VP序列中。
細胞嗜性方面,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nPPV在不同類型的器官和組織中存在不同的流行率,因此被認為具有廣泛的嗜性,但在肺和淋巴組織(如脾、扁桃體和淋巴結(jié))中發(fā)現(xiàn)的比例更多。
流行病學方面,nPPV存在于各大洲(PPV8除外,僅在亞洲),并且在育肥豬中流行率最高。
雖然已在不同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胃腸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檢測到nPPV(圖3),但仍然沒有足夠的證據(jù)將它們歸類為致病因子。但已經(jīng)有一些證據(jù)表明,nPPV和一些疾病存在關聯(lián)。有研究經(jīng)PCR 檢測、原位雜交和組織病理學發(fā)現(xiàn),PPV2病毒可能是導致呼吸道疾病綜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disease complex, PRDC)的病原體,因為PPV2在豬肺部的病毒載量最高。此外,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nPPV(PPV8除外)會導致豬繁殖障礙(porcine reproductive failure, PRF),最常見的是PPV4、PPV6和PPV7?;旌细腥痉矫?,在健康豬和病豬上能夠檢測到 nPPV與PCV2、PCV3或/和PRRSV的共感染。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混合感染是否有利于主要病原的復制、加重臨床表現(xiàn)。
nPPV研究中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分離培養(yǎng),因此,目前還沒有對其體外和體內(nèi)發(fā)病機制的研究。對于上述所有問題,有必要對nPPV進行基礎和應用研究,以確定它們是否致病,對混合感染是否有影響,并衡量它們對生豬生產(chǎn)的影響。

圖3 檢測到各基因亞型PPV的各類器官、分泌物、排泄物和流產(chǎn)物(PPV2 至PPV8)
來源:Vir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