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蔡昌熙,博士,畢業(yè)于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現(xiàn)為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獸醫(yī)學院教授。
經(jīng)產(chǎn)母豬聯(lián)合使用“克偉”和“通滅”對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多殺性巴氏桿菌血清學反應的效力研究
寄生會對免疫反應產(chǎn)生負面影響。雖然一些類型的寄生在免疫學上會刺激Th2細胞,可以加強抗體的產(chǎn)生,但通過對寄生的治療以改善健康狀況會對抗體的產(chǎn)生有積極影響。根據(jù)一項研究推測,使用“通滅”驅(qū)蟲后會使沙門氏菌疫苗產(chǎn)生的抗體數(shù)量增加(Ishikawa, et al, 2000)。
本試驗旨在研究使用“通滅”驅(qū)蟲后是否可以使“克偉”免疫豬只后產(chǎn)生更好的抗體水平。
試驗目的
為了證明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使用“通滅”驅(qū)蟲后再免疫“克偉”比不驅(qū)蟲免疫“克偉”能提供對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多殺性巴氏桿菌更好的抗體反應。
試驗動物
后備母豬或者經(jīng)產(chǎn)母豬。每頭懷孕母豬將用耳標或其他字母-數(shù)字方法(如耳缺或者清晰的紋身)單獨標記。
試驗前處理/特別考慮
試驗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必須有疥螨感染,而且最好也有胃腸線蟲感染。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之前未免疫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或多殺性巴氏桿菌抗原。
試驗場地描述/標準
試驗場地環(huán)境條件要求試驗動物試驗期間不會受到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多殺性巴氏桿菌流行毒株的自然感染。
試驗動物管理
①豬舍:有限的混凝土豬舍,1200頭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②商業(yè)飼料:農(nóng)標普瑞納,韓國。③水源:天然水。④環(huán)境控制:符合韓國養(yǎng)豬標準。
接種物/攻毒感染
自然感染疥螨。最好自然感染胃腸線蟲,例如:蘭氏類圓線蟲、有齒節(jié)線蟲、豬蛔蟲以及/或者豬鞭蟲。
試驗設計
| 試驗組 | 劑量 | 用藥方案 | 給藥途徑 | 每個試驗組動物頭數(shù) |
| 試驗組1 克偉+通滅 | 2mL/頭+ 0.03mL/千克 |
1天1次,分娩前42天和分娩前14天+1天1次,分娩前70天和分娩前35天
|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 | 3 20 |
| 試驗組2 克偉 | 2mL/頭 |
1天1次,分娩前42天和分娩前14天
| 肌肉注射 | 3 20 |
備注:免疫/注射日期將根據(jù)預測的分娩日期確定,0天是指每頭豬只實際的分娩日期。
試驗程序
1、 試驗動物入選標準
試驗動物必須是被確認懷孕而且有中度到重度疥螨臨床癥狀的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至少40頭懷孕母豬逐步加入試驗。所有動物不要同時加入。在分娩前70天,在加入試驗前,獸醫(yī)將通過觀察疥螨癥狀在臨床上評估候選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并且將根據(jù)標準對疥螨皮膚損傷評分(Saeki, et al., 1997)。有中度到重度疥螨臨床癥狀的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將被選入試驗。
2、試驗動物排除標準
下述動物不能被選為試驗動物:①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之前已經(jīng)免疫過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多殺性巴氏桿菌抗原。②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有臨床異常包括有萎縮性鼻炎癥狀(如歪鼻子、短頜),排除疥螨和胃腸線蟲感染。③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對之前的頸部注射有不良反應現(xiàn)象。④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有明顯的營養(yǎng)失調(diào)。⑤正在治療的或者剛患病康復的后備母豬/經(jīng)產(chǎn)母豬。
3、試驗動物在分娩前70天,入選試驗后,從每頭豬只采取下列樣本
①至少5ml全血以備血清學檢測。②在耳垂、頸或四肢刮下?lián)p傷面積大約2cm ╳ 2cm大小的皮膚碎屑進行疥螨檢查。③從直腸至少采集10g糞便進行糞便蟲卵計數(shù)。
4、試驗動物分組
有相同皮膚損傷評分的豬只將配對并隨機分配到試驗組1或試驗組2。飼養(yǎng)和配種管理在試驗中保持類似。豬只中多殺性巴氏桿菌血液抗體滴度超過16倍或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血液抗體滴度超過64倍將被剔除試驗,然后再無進一步的試驗程序處理。
5、試驗動物注射“通滅”或/和“克偉”
根據(jù)試驗設計,試驗組1的動物將分別在分娩前70天和分娩前35天注射“通滅”, 同時試驗組1和試驗組2都將分別在分娩前42天和分娩前14天免疫“克偉”。試驗產(chǎn)品將在頸外側(cè)中線、耳根部肌肉注射,第一次在左頸注射,第二次在右頸注射。每頭豬用單獨的無菌18號針頭注射試驗產(chǎn)品。
6、試驗動物進行血清學檢測
所有試驗豬只分別在分娩前70天、42天、14天、0天至少采取5ml全血進行血清學檢測。
7、試驗動物進行疥螨皮膚損傷評分
所有試驗豬只分別在分娩前70天、35天、0天進行疥螨皮膚損傷評分。
8、試驗動物進行疥螨檢查
所有試驗豬只分別在分娩前70天和0天對收集的皮膚刮屑(損傷面積大約2cm ╳ 2cm大?。┻M行疥螨檢查。
9、試驗動物進行糞便蟲卵計數(shù)
所有試驗豬只分別在分娩前70天、0天至少采集直腸糞便10g進行糞便蟲卵計數(shù)。
10、試驗動物免疫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或多殺性巴氏桿菌抗原
直到最后的血液校正日期,試驗豬只才會免疫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和/或多殺性巴氏桿菌抗原。
疥螨皮膚損傷評分標準
| 分值 | 皮膚損傷 |
| 0 | 無損傷 |
| 1 | 輕微:無角化過的疥螨損傷,但有輕微結(jié)痂、 剝落或紅斑 |
| 2 | 中度:有局部中等厚度干燥灰白色硬殼的損傷 |
| 3 | 重度:有大、厚、淺灰色、粗糙、干燥硬殼的 合并損傷 |
疥螨檢查
在待刮的皮膚區(qū)域抹上礦物油后,用鑿子一直刮到毛細血管層。收集刮下的皮屑,置于離心管并用5ml 10%氫氧化鉀消化過夜。第二天,以每分鐘2500轉(zhuǎn)離心15分鐘后,將幾滴上清液移入其他容器。加入5ml 10%的氫氧化鉀使沉淀物懸浮,然后轉(zhuǎn)移到培養(yǎng)皿。疥螨包括成蟲、若蟲和幼蟲,并且在倒置生物顯微鏡下進行疥螨蟲卵計數(shù)。
糞便蟲卵計數(shù)
使用糖離心漂浮技術(shù),對每克糞便的蟲卵計數(shù)。蟲卵將在形態(tài)學上被識別出線蟲種類。比如:蘭氏類圓線蟲、有齒節(jié)線蟲、豬蛔蟲以及/或者豬鞭蟲。同時對每克糞便每個種類蟲卵計數(shù)。
血清學檢查
利用胎牛肺細胞(EBL)培養(yǎng)檢驗血清多殺性巴氏桿菌抗毒素滴度,滴度將以血清最高稀釋度的倒數(shù)表示。顯示當每0.05mL毒素使用8 EBL單位時,完全沒有細胞病理學效應(比如: 如果使用2倍稀釋:<2、2、4、8、16 等等)。血清也會被檢測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第一階段凝集抗體滴度。滴度將以最高血清稀釋度的倒數(shù)表示,顯示完全凝集(比如:如果使用2倍稀釋,<2、2、4、8、16等等)。
血清檢測前將貯存在-25℃—-30℃條件下。負責血清檢測的人員不知道試驗動物的身份和窩信息。
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
研究人員負責隨機分配試驗動物和隨機選擇試驗動物做血清學檢測。每一試驗組、每個檢測日計算多殺性巴氏桿菌和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抗體滴定的幾何平均值和幾何標準差。每個檢測日將對2個試驗組的抗體滴定數(shù)據(jù)做統(tǒng)計比較。
對于血清學數(shù)據(jù),利用配對t檢驗檢測試驗組1和試驗組2在不同時間點的多殺性巴氏桿菌抗毒素滴度和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凝集素滴度差異。利用單因子變異數(shù)分析檢驗在不同時間點組中多殺性巴氏桿菌抗毒素滴度和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凝集素滴度的增長差異(P <0.05 即差異顯著)。
試驗結(jié)果
1、注射后臨床不良反應
懷孕母豬注射“克偉”和/或“通滅”后沒有觀察到不良反應。
2、疥螨皮膚損傷評分
試驗組1的經(jīng)產(chǎn)母豬(使用“克偉”和“通滅”)和試驗組2的經(jīng)產(chǎn)母豬(僅使用“克偉”)有中度到重度疥螨皮膚損傷分數(shù)。試驗組1疥螨皮膚損傷平均分為2.8。試驗組2疥螨皮膚損傷平均分為2.75。試驗組1疥螨皮膚損傷平均分在試驗結(jié)束時下降到0.55,然而試驗組2疥螨皮膚損傷平均分在試驗結(jié)束時沒有變化,依然為2.6(表1)。
表1 使用/不使用“通滅”免疫“克偉”后母豬疥螨皮膚損傷評分
| 組別 | 評分 | 試驗時間 | |||
| -70 | -35 | -14 | 0 | ||
| 皮膚損傷 | 皮膚損傷 | 皮膚損傷 | 皮膚損傷 | ||
| 試驗組1 | 0 | | | 3 | 9 |
| 1 | | 7 | 15 | 11 | |
| 2 | 4 | 11 | 2 | | |
| 3 | 16 | 2 | | | |
| 總計 | | 20 | 20 | 20 | 20 |
| 試驗組2 | 0 | | | | |
| 1 | | | | | |
| 2 | 5 | 6 | 6 | 8 | |
| 3 | 15 | 14 | 14 | 12 | |
| 總計 | | 20 | 20 | 20 | 20 |
注:試驗組1,“克偉”+“通滅”;試驗組2,“克偉” 。
3、疥螨檢查
試驗前(處理前),在試驗組1,20頭經(jīng)產(chǎn)母豬中有4頭分離到了疥螨。4個陽性皮屑有3個被評定為有少量的螨蟲(<5個螨蟲),1個被評定為有大量螨蟲(>25個螨蟲)。在試驗組2,20頭經(jīng)產(chǎn)母豬中有3頭分離到了疥螨。3頭陽性經(jīng)產(chǎn)母豬被評定為有少量螨蟲(<5個螨蟲)。試驗處理后,沒有從試驗組1的20頭經(jīng)產(chǎn)母豬皮屑中分離到螨蟲,然而在試驗組2的20頭經(jīng)產(chǎn)母豬中,有3頭分離到了螨蟲。
4、糞便蟲卵計數(shù)
在試驗組1和試驗組2經(jīng)產(chǎn)母豬試驗前,使用顯微鏡檢查2個試驗組的豬蛔蟲、鞭蟲和有齒食道口線蟲的糞便蟲卵(表2)。與試驗組2相比,試驗組1在處理后35天上述3種蟲卵的計數(shù)是下降的(表2)。
表2 使用/不使用“通滅”免疫“克偉”后母豬糞便蟲卵計數(shù)
| 組別 | 評分 | 試驗時間 | |||||||||||||||||||
| -70 | -35 | -14 | 0 | ||||||||||||||||||
| A | O | T | A+O | 總計 | A | O | T | A+O | 總計 | A | O | T | A+O | 總計 | A | O | T | A+O | 總計 | ||
| 試驗組1 | 0 | | | | | | | | | | 9 | | | | | 9 | | | | | 7 |
| 1 | 8 | 7 | | 3 | 12 | 7 | 5 | | 1 | 11 | 6 | 5 | | | 11 | 8 | 5 | | | 13 | |
| 2 | 4 | 5 | | 2 | 7 | | | | | | | | | | | | | | | | |
| 3 | 1 | 1 | | 1 | 1 | | | | | | | | | | | | | | | | |
| 總 計 | | 11 | 14 | | 5 | 20 | 11 | 14 | 1 | 6 | 20 | 11 | 13 | 1 | 4 | 20 | 12 | 12 | 1 | 5 | 20 |
| 試驗組2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8 | 9 | | 3 | 14 | 7 | 9 | 1 | 3 | 14 | 7 | 8 | 1 | 3 | 13 | 8 | 9 | 1 | 4 | 14 | |
| 2 | 3 | 4 | | 2 | 5 | 4 | 5 | | 3 | 6 | 3 | 5 | | 1 | 7 | 3 | 4 | | 1 | 6 | |
| 3 | | 1 | | | 1 | | | | | | | | | | | | | | | | |
| 總總 計 | | 13 | 13 | | 6 | 20 | 7 | 5 | | 1 | 20 | 6 | 5 | | | 20 | 8 | 5 | | | 20 |
注:試驗組1,“克偉”+“通滅”;試驗組2,“克偉”;
A:Ascaris suum,蛔蟲;T:Trichuris suis,鞭蟲;O:Oesophagostomum dentatum,結(jié)節(jié)蟲;A+O:Ascaris suum and Oesophagostomum dendatum,蛔蟲和結(jié)節(jié)蟲;
評分標準(陽性母豬每克糞便蟲卵數(shù)):0分,無蟲卵;1分,<50;2分,50-200;3分,>200。
5、血清學檢測多殺性巴氏桿菌抗毒素滴度
在第二次免疫前(分娩前35天)和第二次免疫后14天(分娩當天,0天),試驗組1和試驗組2經(jīng)產(chǎn)母豬的多殺性巴氏桿菌抗毒素滴度已經(jīng)增加(表3)。試驗組1和試驗組2在分娩前70天和分娩前42天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組1和試驗組2在分娩前35天、14天、0天差異顯著(P = 0.01, P=0.0038, P=0.013),見表4。
表3 使用/不使用“通滅”免疫“克偉”后母豬多殺性巴氏桿菌抗毒素滴度
| 組別 | 滴度 | 試驗時間 | ||||
| -70 | -42 | -35 | -14 | 0 | ||
|
試驗組1 | <4 | 15 | 15 | | | |
| 8 | 5 | 5 | | | | |
| 16 | | | | | | |
| 32 | | | 5 | 6 | 1 | |
| 64 | | | 9 | 8 | 3 | |
| 128 > | | | 6 | 6 | 16 | |
| 總計 | | 20 | 20 | 20 | 20 | 20 |
|
試驗組2 | <4 | 15 | 16 | | | |
| 8 | 5 | 4 | | | | |
| 16 | | | 5 | 5 | 2 | |
| 32 | | | 6 | 7 | 4 | |
| 64 | | | 7 | 7 | 5 | |
| 128 > | | | 2 | 1 | 9 | |
| 總計 | | 20 | 20 | 20 | 20 | 20 |
注:試驗組1,“克偉”+“通滅”;試驗組2,“克偉”。
表4 母豬多殺性巴氏桿菌抗毒素滴度幾何平均值
| 組別 | 動物數(shù)量 | 試驗時間 | ||||
| -70 | -42 | -35 | -14 | 0 | ||
| 試驗組1 | 20 | 4.76 | 4.76 | 66.3 | 64.1 | 108 |
| 試驗組2 | 20 | 4.76 | 4.59 | 39.4 | 36.8 | 66.3 |
| P值 | | P=0.5 | P=0.358 | P=0.01 | P=0.0038 | P=0.013 |
注:試驗組1,“克偉”+“通滅”;試驗組2,“克偉”。
6、血清學檢測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凝集素滴度
在第二次免疫前(分娩前35天)和第二次免疫后14天(分娩當天,0天),試驗組1和試驗組2經(jīng)產(chǎn)母豬的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凝集素滴度已經(jīng)增加(表5)。試驗組1和試驗組2在分娩前70和分娩前42天差異不顯著(P>0.05)。試驗組1和試驗組2在分娩前35天、14天、0天差異顯著(P=0.0022, P=0.0022, P=0.0038),見表6。
表5 免疫后母豬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凝集素滴度
| 組別 | 滴度 | 試驗時間 | ||||
| -70 | -42 | -35 | -14 | 0 | ||
|
試驗組1 | <16 | 16 | 15 | | | |
| 32 | 4 | 5 | | | | |
| 64 | | | | | | |
| 128 | | | | | | |
| 256 | | | | | | |
| 512 | | | 2 | 3 | | |
| 1024> | | | 18 | 17 | 20 | |
| 總計 | | 20 | 20 | 20 | 20 | 20 |
|
試驗組2 | <16 | 15 | 15 | | | |
| 32 | 5 | 5 | | | | |
| 64 | | | | | | |
| 128 | | | | | | |
| 256 | | | 3 | 3 | 1 | |
| 512 | | | 7 | 8 | 6 | |
| 1024> | | | 10 | 9 | 13 | |
| 總計 | | 20 | 20 | 20 | 20 | 20 |
注:試驗組1,“克偉”+“通滅”;試驗組2,“克偉”。
表6 母豬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凝集素滴度幾何平均值
| 組別 | 動物數(shù)量 | 試驗時間 | ||||
| -70 | -42 | -35 | -14 | 0 | ||
| 試驗組1 | 20 | 18.4 | 19.4 | 955 | 923 | 1024 |
| 試驗組2 | 20 | 19 | 19 | 653 | 630 | 776 |
| P值 | | P=0.289 | P=0.5 | P=0.0022 | P=0.0022 | P=0.0038 |
注:試驗組1,“克偉”+“通滅”;試驗組2,“克偉”。
試驗結(jié)論
與不驅(qū)蟲的母豬相比,使用“通滅”驅(qū)蟲后可以使免疫“克偉”的豬只產(chǎn)生更高的抗體滴度。
產(chǎn)品簡介
“通滅”:一針注射,體內(nèi)外寄生蟲通通殺滅
有效殺滅結(jié)節(jié)蟲、蛔蟲、疥螨!促進豬生長,改善飼料報酬,提高養(yǎng)豬效益!
“克偉”:二聯(lián)三價+特色佐劑,有效保護仔豬長達3-4個月
含有多種預防萎鼻的抗原與類毒素,只要免疫健康母豬,仔豬無需免疫,即可獲得3-4個月的堅強保護,促使豬群整齊度好,生長發(fā)育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