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春季是規(guī)?;i場驅(qū)蟲的最佳時機,但同時防疫和保健也是春季規(guī)模化豬場的中心工作。事實上,養(yǎng)豬工作是一個復雜的周期性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認真負責、精心對待這個周期性系統(tǒng)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每個階段(種豬、仔豬和肉豬)。預防和保健措施積極合理,這樣才可以保證豬群健康穩(wěn)定,并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種豬和肉豬的生產(chǎn)及生長性能以實現(xiàn)規(guī)模養(yǎng)豬的最佳效益。因此,春季是否合理驅(qū)蟲是養(yǎng)豬成敗的關鍵!
豬疥螨的危害及感染現(xiàn)狀
豬疥螨每年給中國的養(yǎng)豬業(yè)造成了至少數(shù)十億人民幣的經(jīng)濟損失。豬疥螨在豬的表皮內(nèi)挖洞破壞了皮膚屏障,增加了皮膚感染的機會,增加了仔豬滲出性皮炎的發(fā)生。大多數(shù)試驗證明疥螨感染會導致豬的生長速度降低4.5%~12%,Wooten-Saadi 等(1987)研究表明疥螨感染導致豬的生長速度降低了8%。曾賢華等(2015)調(diào)查了規(guī)?;i場的疥螨感染情況,具體見表1。
表1 規(guī)?;i場的疥螨感染情況
| 豬群 | 調(diào)查數(shù)量 | 疥螨感染數(shù) | 感染率(%) |
| 保育豬 | 202 | 23 | 11.4 |
| 肥豬 | 232 | 49 | 21.1 |
| 種豬 | 183 | 58 | 31.7 |
豬疥螨的生物學特性
1、豬疥螨的發(fā)育史
蟲卵3~10天→幼蟲3~4天→若蟲3~5天→成蟲,從蟲卵到成蟲(孕卵雌蟲)需要10~15天(平均12天)。
2、豬疥螨的控制方法
①消滅傳染源。帶蟲體的豬是主要傳染源。
②切斷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在傳播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哺乳母豬將豬疥螨傳染給哺乳仔豬是最為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其次是不同大小豬的混群,由較大的感染豬傳染給未感染的仔豬。與直接接觸傳播相比,環(huán)境傳播的作用要弱得多,因為螨蟲的環(huán)境抵抗力很弱。由表2可見,冬天的疥螨感染要比夏天嚴重。
表2 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疥螨的存活時間
| 環(huán)境 | 存活時間(小時) |
| 7~18℃,濕度65%~75% | <12×24 |
| 18~25℃ | <96 |
| 25~30℃ | <24 |
| >30℃ | <1 |
| 陽光直射殺死螨蟲 | 幾分鐘 |
來源:Cargill and Dobson, 1977
規(guī)?;i場的凈化操作
1、藥物選擇
選擇新型的抗體內(nèi)外寄生蟲藥物——“通滅”(Doramectin)進行驅(qū)蟲,“通滅”的血藥濃度高且持續(xù)時間長,血中最高濃度是伊維菌素(Ivermectin)的2倍(圖1)。
圖1 “通滅”與伊維菌素的血藥濃度對比
“通滅”的使用劑量及次數(shù):1毫升/25公斤體重,一次性將所有的豬都注射1次,間隔2周再注射1次。
2、操作方法
在豬口腔保定下進行準確的頸部肌肉注射,50~100公斤的豬使用16×25的針頭,100公斤以上的豬使用16×38的針頭;記錄被注射豬的耳號、注射時的體重及注射劑量。
3、注射操作效果評估
評分為0~5分。評估的內(nèi)容包括:保定2分,注射的位置正確1分,注射劑量準確1分,是否倒流1分。低于4分的應重新注射。
4、注射后凈化效果評估
注射后6個月評估凈化效果,在豬耳廓內(nèi)側或病變皮膚與健康皮膚交界處刮2厘米皮屑,刮至出血為止。將皮屑置于試管中,加入10% NaOH 2~3毫升,浸泡12~18小時,使皮屑溶解,蟲體自皮屑中分離出來,然后以2000轉(zhuǎn)/分鐘離心5分鐘。棄上清液,吸取沉渣于載玻片,加蓋玻片,10×40倍顯微鏡檢查。注射后1年再次評估凈化效果,方法同上。
日常的生物安全維護
下次再進豬時一定要將新引進的豬放在隔離舍內(nèi)(隔離舍距其它的豬舍要求100米以上),到達后的第2天將“通滅”按凈化的操作注射,注射2周后,再注射1次“通滅”,注射2周以后方可與本場的豬混群。如果沒有隔離舍或隔離的距離不夠,需要求供種豬場在種豬運輸前2周將“通滅”按凈化的要求注射,到場后第2天再按凈化的操作注射1次。隔離舍要求有專門的人員管理,有獨立的工具和衣物。
日常的生物安全措施:人員進出必須徹底更換衣服、鞋子;所有的物品進入生產(chǎn)區(qū)必須經(jīng)過消毒,并放置1周后再拿入,如果是熏蒸的場可在熏蒸后將物品拿入;飼料必須保持一周的倉庫放置時間;定期的捕殺老鼠、貓;外來的車輛不允許進入生產(chǎn)區(qū)。